提米少女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乒乓世界》年度人物提名理由

Second Wing:

【2004】



瓦尔德内尔


事实证明,任何一次有意无意地忽视老瓦都是危险的,任何一次贸然向老瓦告别都是不礼貌的,任何一次真诚地向老瓦致敬都是正确的,这些道理蔡振华、刘国梁早就知道,2004年马琳和王皓又被补上了这一课。 



看得人心里一颤。



柳承敏


提名理由:他打破了中国乒乓球从1996年起对奥运会金牌的垄断,他将韩国乒乓球从近乎绝望的境地中解救出来,他的球拍和打法一度被认为是乒乓球项目中最落后的一类,但他证明,武器和使用武器的方法并不是乒乓球的全部。 




张怡宁


在中国的女单世界冠军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得到世界冠军之前,经历过像她那么多的波折。对她来说,雅典曾经那么遥远,但是幸福突然之间铺天盖地而来,在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巧合之后,她为中国得到了第100块夏季奥运会的金牌。 




刘国梁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2004年所经历的考验、磨难以及悲喜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份都要多。这个位置从来就是一个焦点,但2004年尤甚,几乎所有2004年的焦点事件都指向了刘国梁。


  赛场内的2004年,刘国梁是这样过的:全年共有4场男子项目的世界级决赛,他4次坐镇指挥,他的队员们3胜1败。仅这一场败仗引起的轰动效应及其背后的故事就已经超过中国乒乓球队以往任何一场失利。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2004年《乒乓世界》上“刘国梁专栏”的一些标题吧,这是他一年来直接经历、参与以及思考过的事情:


4月:做最坏的打算,打最漂亮的仗(卡塔尔世乒赛团体赛) 


5月:心酸的感觉一下子涌了上来(奥运会男双选拔)


7月:欧洲老将纷纷出动,韩国三少值得研究(特别提及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的“异动”)


8月:柳承敏值得特别注意(奥运会出征前的判断)

9月:雅典怎么会如此艰难--三个男单犯了同样的错误

10月:我们不可能叫王励勤“让球” 

【2006】



郭焱 
人们在谈起张怡宁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同为北京人的郭焱。
其实,不到24岁的郭焱已经在过去的三次大赛中和张怡宁构成了中国女乒的双保险。 
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她男性化球风的同时,往往忘记提及她成名前和成名后两次落选(多哈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的辛酸往事。
人们在陶醉于乌鲁木齐世界杯她和张怡宁的华彩大战时,在折服于她出色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时,往往都会忘记,一周前,在日本公开赛上,手握N个赛点的郭焱,竟然鬼使神差般地败给了新加坡选手王越古。
郭焱,曾经因为个性而极富争议的“问题球员”,中国女队2006年最大的收获之一,亚运会赛场发挥最稳定,最激情四射的中国女将。




马琳
因为胖,影响了跑动,他不得不在年初下定决心开始减肥,并最终以脱胎换骨的形象重登赛场。
因为发挥不佳,他在“直通不来梅”中,差点没有直接拿到世乒赛的入场券。
因为摘牌,因为那501万,他被冠以“标王”的称号,他说,自己对于俱乐部的责任更重了。
因为心态不静,他在不来梅世乒赛中输给了德国人波尔,还险些输给法国人希拉,有人说,他步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因为那501万,因为责任,更因为实力,他再次带领陕西银河俱乐部取得乒超联赛冠军。
因为心中的那个奥运单打冠军之梦,因为2005年比利时世界杯憋着的那口气,他在2006年的世界杯比赛中超越了自己的“帽子戏法”,也因为那第四个世界杯冠军,他被欧洲人誉为“世界杯先生”。 




2006年度失意人物提名:郝帅
如果郝帅擅长打“高球”或者不怵“高球”,那么2005年上海世乒赛他不会输给梅兹。
如果郝帅赢了梅兹,那么他至少可以在上海世乒赛上收获一枚男单铜牌,单打成绩将仅次于王励勤和马琳。
如果郝帅拿到了这个男单季军,那么他收获更大的将是自信,或许他不会在今后的很多关键时刻给人以“有点软”的印象。
如果郝帅足够自信,那么他不会抓不住“直通不来梅”比赛中一度排名第一的大好时机。
如果郝帅能够“直通不来梅”,那么他将在德国不来梅成为中国男队新的一名世界冠军。
可惜的是,2005年的郝帅输在了梅兹的“高球”下,这种失意延续到了2006年,他也没能成为新的世界冠军。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蝴蝶效应”。
过程可以想像但结局无法改变,这就是“不可逆转性”。 



【2008】



2008年度人物提名:马琳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英雄主义”情结,在我们想当英雄却当不了英雄的时候,往往把奥运会冠军神话成完美的英雄。


因此,我们不允许他犯错,不允许他不完美,甚至是仅仅记住了他短暂的光辉瞬间,而不愿想起他充满坎坷的阴霾过去。


马琳,直拍天王,“世界杯先生”,雅典奥运会男双冠军,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团、男单两金,自1999年获得45届世乒赛男单亚军到北京奥运会,“十年炼金”足够英雄。


然而打动我们的,除了赛场上马琳展示的超凡技术,领奖台上的灿烂金牌外,更重要的是他从1999年至今,或者说从他进入国家队至今为了这枚奥运男单金牌所付出的努力,经受的折磨,一次又一次残酷的自我超越。


在本刊2008年第12期,马琳的教练吴敬平的讲述中,让人最感慨的,恐怕不是英雄马琳,而是“草根”马琳。


“9年里的5届世乒赛,马琳获3次单打亚军,1次单打季军;8年里的3届奥运会,中国队残酷的男3号之争中,马琳都是悲情的主角,悉尼奥运会落选的遗憾,雅典奥运会败给老瓦的耻辱,让马琳比任何人都渴望奖牌上的金色。而北京奥运会的艰难入选,让马琳终于扔掉了侥幸心理,摆脱了关键时刻的怯懦,在男单冠军的角逐中成了一名真正的勇者。


马琳的“草根”故事,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光环下的世界冠军,而是一个笑过、哭过乃至哀嚎过,血肉丰满的普通人。因此,它具有普遍、广泛而又深刻的指导意义:任何人在迈向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一定要顽强,要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



【2010】



马琳


命运总喜欢和这个生于辽宁、成长于广东的男人开玩笑。
当他以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豪迈铸就了自己独成一派的打法之时,他与职业生涯的巅峰不过咫尺之遥。命运派出了一个又一个“麻烦先生”,这其中有他的队友,也有他的对手——三次在世乒赛单打决赛中折戟,一次在奥运会单打比赛中爆冷出局,几乎压垮了他的脊梁,摧毁了他的意志。
当他以牛皮糖般的坚韧和拼命三郎般的斗志重新站起来之时,命运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十年磨一剑,从1999年崛起到2008年问鼎奥运单打,他奏出的是如何与命运抗争的强音。
命运是不会撒手的,2009年的家事纠纷,2010年的残酷队内竞争,几乎又要把他从五光十色的世界乒坛中心拖向深邃黑暗的边缘。
因为付出过,所以有希望;因为屡遇坎坷,所以命特别硬。残酷的二选一PK战中,他击败了自己的队友,拿到了最后一张飞往莫斯科的机票。
莫斯科的世乒赛舞台注定属于他,属于这个叫马琳的男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捍卫荣誉,他在泰山压顶时两战两捷,危机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和犹豫,因为这瞬间的爆发源自内心品质。老而弥坚的马琳是中国男队再捧斯韦思林杯的最大功臣。
从群雄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010年度失意人物:王励勤


如果说三获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伟业是王励勤留给乒坛后辈们的标杆,那么如今这个标杆多少点缀着历史的斑斑痕迹;


如果说势大力沉的正手弧圈球攻势和无出其右的中远台相持能力是昔日王励勤立足于乒坛巅峰的财富,那么在后辈们更为“霸道”的反手攻势和正反手更均衡的实力前,这个财富仿佛已成为记忆中的沧海桑田;


如果说获胜后高高举起的拳头和笑得眯成月牙儿般的眼睛是王励勤在赛场上闪光绽放的华美一瞬,那么在2010年,这一瞬间已踪影不见。


2010年,对于已经走下职业巅峰期的32岁老将王励勤而言无疑是艰难而又布满灰色的。在年初的“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中,王励勤在众队友的冲击下一再告负,不得不面对和马琳在最后一轮残酷PK中对决的现实;PK战中,王励勤不敌马琳,自2000年45届世乒赛团体赛以来,十年中首次无缘中国队的男团阵容;年底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夕,王励勤的参赛名额被小将许昕顶替。

   何去何从?是起是伏?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励勤在2010年写下一笔失意的同时,也留给了广大球迷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问。


2010年度失意人物提名:马龙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亦马亦龙,马龙也,兼马之奇骏,龙之神风。


集众优势于一身,且得伯乐、得众捧的马龙本应该在2010年的乒坛中为我们上演一出舍我其谁的风云会,没想到的是,他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出平平常常、亮点不多且偶有失手的舞台剧。


  “直通莫斯科”选拔赛,马龙进入状态过慢,先后在第一轮、第二轮比赛中眼睁睁看着许昕和张继科拿到了直通券;莫斯科世乒赛本应成为马龙坐稳中国队头把交椅的扬名战,没想到的是,他却在半决赛完胜水谷隼的大好形势下,决赛中先赢后输,不敌波尔;乒超联赛,坐拥豪华阵容的浙商银行俱乐部本是夺冠的最大热门,却因马龙在第二阶段比赛中疲态尽显而未能闯入最后的决赛;中国公开赛和男子世界杯,马龙因脚踝伤势高挂“免战牌”,眼看张继科和王皓先后问鼎。
  一系列的低迷,甚至让主教练刘国梁在广州亚运会前对马龙放出了狠话:“之前的比赛给了马龙很多机会,但是他输球的次数太多,造成心理有阴影。如果再继续输球的话,不可能机会总是他的。人要是怂了,球再好都没用。



【2012】



2012年度失意人物提名:马琳
   在外界看来,作为男线上唯一一个“奥运全满贯”,马琳对伦敦奥运的欲望不会那么强烈。
   可是我们错了。在多特蒙德世乒赛庆功宴上,当马琳向刘国梁敬酒时,自知已经无缘伦敦奥运的他,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马琳是多么地渴望再次参加奥运,我们也才真正明白,他那句“愿意用生命去换奥运金牌”的含义。他的一颗冠军心永远不会老!
   当上届奥运两枚金牌得主成为了“马大厨”,每天拎着从超市采购的食物回公寓的时候,当他眼睁睁为场上队友着急,而无处杀敌的时候,谁人能懂马琳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阅尽千帆,看着五星红旗再度升起,“斗士”马琳心中明白,从国歌结束时起,他正式从“奥运冠军”晋身为“前奥运冠军”。其中寂寥或许只有同样的“斗士”才能理解。
   失意而并不失魂。当马琳在看台上为队友欢呼、鼓掌、庆祝时,我们依旧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转向他,饱含着敬意。这份崇敬源于他身上散发出的那份永不磨灭的“斗志”。



这个帖子很长,越到后面文字也越来越长,倒不如最初的简洁,直戳痛点。
基本上整个帖子看下来,大抵都能把国乒十多年的精华跌宕理清。
所以嘛,谁没几个失意,谁没几个得意呢。
只愿时间和历史能把最重要的节点,送给你,就足矣。

评论

热度(38)